发布日期:2014-08-18
讲述:一位乡村邮递员的“五一”节
“五一”小长假,当你和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时,有没有想到,还有一些人此时正兢兢业业地坚守在微不足道的岗位上,节日似乎离他们很遥远...
“我1970年2月出生,在11个月大时,患上了小儿麻痹症,落下了腿疾。由于政府的扶助,1989年被涟源市矿山机械厂招工进厂,但好景不 长,1990年8月左手3个手指被冲床压断,经医院诊断为六级残疾,后因单位倒闭而下岗。2003年一次偶然机会得知镇邮电局招聘邮递员,由于这工种劳动 强度大,工作时间长,薪水低(当时每月280元)而去应聘的人员少,所以我很顺利地聘上了,当时领导还有些犹豫,但不久就被我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征服 了。在开始时干这行是为了养家糊口,后越来越喜欢这个职业了,现在已经把它当成事业了。”肖灿明边整理报纸边说。
肖灿明是湖南省涟源市桥头河镇的一名乡村邮递员,在邮递员的岗位上已经工作了11年多。无论风霜雨雪,他总是骑着摩托车行驶在颠簸的乡间小路上,及时传递着人们的祝福与思念:张家儿子高考录取书来了,肖家外出务工的儿女寄汇票了......投递是一份365天,天天不间断的工作。无论烈日酷暑,还是风雪寒冬,肖灿明都会准时出现在自己的投递段。
肖灿明告诉笔者:“随着通讯发展,个人往来的信件少了,但贺卡、银行通知单、包裹等都是用信件发送,特别是发放高考录取通知书期间和逢年过节,每天的信件量和包裹没减反增。最费时间的是一些客户的收件地址不详,或书写马虎,有时只能一户一户去问,有时送件时一些住户都不在家,也联系不上人, 只好托左邻右舍代为转告,或带回去下次又带来。”
2014年5月1日早上7时25分,肖灿明拿着几个包子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,这就是今天的早餐。接着他迅速换上工作服,开始整理当天要投递的信件、报刊和包裹等,把地址一一登记后,一天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。
早上8时,肖灿明开始把昨天“分拣”的邮件打包装入袋,并装上车。
早上8时10分,肖灿明拖着邮件出发了,骑车穿梭在乡间的小路上。
肖灿明拿着邮件上楼送给住户,他的腿脚有些不方便,但他一直坚持将邮件送到住户的家里。
当他把邮件送到住户颜女士的手中,颜女士说:“肖师傅非常敬业,这么多年,不管烈日酷暑,还是风雪寒冬,他都按时把邮件交到我手中,从未间断过。”
上午,肖灿明继续在乡间路上前行,还有不少邮件需要投送到住户手中。
刘大妈接过肖灿明手中接过儿子从外地打工寄回的包裹。老人说:“我的腿脚不灵便,小肖不仅把邮件亲自送到我手中,而且如果是比较大的物品,还亲自帮我送上楼。”
这是个难得的好天气,奔波了许久,肖灿明有些渴了,他两腿跨着摩拖在车上拿出水就咕噜咕噜喝起来了。接着他从包里拿出一些干粮,两三下就啃完了,这就是他的午餐。吃完后肖灿明抹抹嘴,继续出发...
顶着大太阳,肖灿明又东奔西跑了一个下午,终于在15时39分时,他送完了400多份报纸、信件和10多个包裹后“归班”了。
16时左右,肖灿明初略汇总一天的分发情况,然后领回第二天需要分送的报纸和邮件,再将其按照各自的投递段分类。等这些忙完,天已经黑了,他这才在夜色中匆匆赶回家吃饭。
十一年的时间里,没有节假日,没有休息,就这么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往返于36个行政村落之间,这就是一个乡村邮递员朴实的人生之路。











